虽然看起来仅仅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但是冲锋衣可是实打实的高科技产品。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穿雨衣虽然不会被雨水淋湿,可反倒是被自己的汗液给弄得浑身湿漉漉。
这是因为冲锋衣的面料其实就是三层的夹心结构,中层的微孔防水膜更是它防水的核心秘诀。
虽然冲锋衣本身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但是市面上相当多的冲锋衣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在随机购买的200元到3000元不等的50件产品中,有多达18件产品都是不合格。
甚至其中有三件标称Tectop牌、木林森牌和FMIX牌的冲锋衣不仅达不到冲锋衣的标准,甚至连上市销售的标注都达不到。
但是在本次的测试中我们得知,很多自称是冲锋衣的衣物都是达不到冲锋衣标准的。
比如说不少的冲锋衣都标注服装的表面抗湿性达到了二级,也就应该通过25kPa的压力测试。
但是实际测验时,很多产品往往在1kPa时就已经失败了,属于是严重的不合格。
而且很多冲锋衣都通过内衬掩盖了自己不进行压胶工艺的事实,在消费的人看不到的地方使诈。
纺织品化学工程师姚蔚铭对于判断一个冲锋衣合不合格有一个格外的简单粗暴的办法。
那就是看这件冲锋衣的售价,售价在500元以下的很多冲锋衣都是挂了冲锋衣名字的雨衣而已。
虽然姚蔚铭的判断方式未免简单了些,但也从侧面暴露了冲锋衣市场的另一大问题,就是价格普遍偏高。
很多风衣、夹克的厂商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冲锋衣市场的巨大利润,才假称自己的产品是冲锋衣。
很多真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对冲锋衣的需求是非常高的,他们不在乎价钱,所以愿意去花大价钱买名牌。
可是这些所谓的名牌也变得越发不可信,各种的高仿产品让一部分花着正版的价钱,买了盗版的东西。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牌也难逃盗版的厄运,在接连遭受盗版打击之后,Champion的销量和口碑都一落千丈。
甚至有一些时候正版厂商也并没有完全认识到冲锋衣的独特性,在宣传中会有刻意地夸大。
2023年5月,森马服饰就因为将广告中的普通服饰宣传成了冲锋衣而被处罚。
包括骆驼、始祖鸟在内的诸多冲锋衣品牌也因为人们的喜爱而发生了不同程度地溢价。
冲锋衣最开始设计的目的本身就不是给普通人日常生活穿的,而是为便于户外运动爱好者。
穿着轻便的冲锋衣防风保暖,而且还能防水,让登山等户外运动的负担大大减轻。
普通人如果仅仅是为了有一件下雨天穿的衣服,十几块的雨衣就已经完全能满足需求了。
姚蔚铭说500元以下的冲锋衣都不过是打着冲锋衣噱头的雨衣这句话也应该辩证的看待。
但是如果只是因喜欢冲锋衣的款式,或者没有户外运动的要求,只要能防风保暖就行的话。
归根结底买东西必须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什么,如果盲目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后也很难让自己满意。
可是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中老年人穿冲锋衣,在很多地方冲锋衣反倒成了中老年的代名词。
说到底,无论是中产者追求的特立独行还是中年人想要的年轻态,都不是一件衣服可以决定的。
刻意地追赶潮流非但不能让自己真的潮流,反而是让自己在盲目的追逐中逐渐丧失了自我。